<dd id="0ok00"><nav id="0ok00"></nav></dd>
  • 網站地圖

    首頁

    關于春華秋實

    產業布局

    產品中心

    新聞中心

    行業聚焦

    社會責任

    人力資源

    聯系我們

    您的位置: 首頁 > 行業聚焦> 國家政策

    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2-11 返回列表
    • 736916951/2022-083992
    • 農業農村廳 省委宣傳部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財政廳 工業和信息化廳 市場監督管理局 商務廳 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林業和草原局 鄉村振興局 中醫藥管理局
    • 2022-09-26
    • 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 黑農廳聯發〔2022〕367號

    日期:2022-09-27 12:56 來源: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

    各市(地)農業農村局、市委宣傳部、發改委、財政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供銷社、林草局、鄉村振興局、中醫藥管理局

      現將《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方案》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員會    黑龍江省財政廳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黑龍江省商務廳    黑龍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黑龍江省林業和原局

    黑龍江鄉村振興局    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

    2022926

    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突出寒地黑土、綠色有機資源優勢,加快農產品品牌培育推廣,更好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持續提高農業產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大省向品牌農業大省轉變。結合黑龍江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四個農業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踐行大食物觀,以培育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以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為重點,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資源,做強區域公用品牌,做大企業品牌,做優農產品品牌。十四五期間,培育和樹立一批影響力大、競爭力強、帶動力明顯的龍字號農產品品牌,構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農業品牌體系,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提升,品牌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溢價能力明顯提升,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二、基本原則

    一是政府推動,規劃引領。強化各級政府品牌意識,做好頂層設計,科學謀劃,合理布局。統籌各類資源,加強政策支持,發揮政府牽頭指導服務、協調推進、監督管理等主導作用,營造有利于品牌農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是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充分發揮企業、合作社在品牌創建中的主力軍作用,加大品牌培育和營銷推廣力度。引導市場主體運用品牌理念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科技創新,遵循市場準入、市場競爭規則,依法從事品牌創建營銷活動。

    三是系統思維,全鏈謀劃。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理念,實施三品一標提升行動,著眼三產融合發展,圍繞育種、生產、加工、物流、營銷等環節,統籌謀劃農業品牌,加強標準化建設和溯源管理,提高農業品牌市場競爭力。

    四是堅持標準,規范管理。建立農業品牌標準化體系,實行最嚴格的區域公用品牌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全環節質量管控,保障質量安全,提高品牌公信力和市場影響力。

    五是健全機制,協同推進。建立完善農業品牌培育創建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和專業機構參與農業品牌創建、宣傳和營銷,形成發展合力,充分釋放農業品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圍繞中國生態農業品牌定位,創建以省級優質農業品牌為龍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農業企業品牌為支撐、農產品品牌為基礎的1+10+N+N金字塔架構農業品牌體系,形成突出重點、分級培育、帶動全局的品牌建設新格局。全省農業品牌化水平顯著提高,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消費者忠誠度、溢價能力明顯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和效益提升作用明顯增強。

    ——打造多層次協同聯動的“1141”品牌體系。創建1個省級優質農業品牌,以綠色龍江黑土優品為引領,樹立全省優質農產品總體品牌形象。打造10龍字號優勢農產品品牌系列,選擇具有黑龍江特色、產品優勢突出的大米、大豆、鮮食玉米、中藥材、食用菌、雜糧、乳品、高端肉、冷水魚、大鵝10大而優農產品,重點打造省級單品形象品牌。做強40個區域公用品牌,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布局,結合地域特色進行品牌提升,加快發展五常大米、慶安大米、東寧黑木耳、海倫大豆、綏化鮮食玉米、伊春藍莓、興凱湖大白魚、鐵力平貝、饒河東北黑蜂、依安大鵝、樺南紫蘇、方正刺五加等市縣級區域公用品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培育100個領軍企業品牌,穩固北大荒農業品牌全國領先地位,做大做強飛鶴、完達山、九三、金谷農場、喬府、元盛、大莊園、黑森、葵花、親民食品、小康龍江、北魚集團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本土企業品牌,培育一批中小企業品牌。

    ——顯著提升農業品牌影響力。制定一批爭創國內一流品牌的制度標準。充分挖掘各地區域公用品牌的核心價值、文化內涵,提高品牌整體影響力。實行一品一案一模式分類創建辦法,強化高端形象創意設計和宣傳推廣。打造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品牌,品牌附加值顯著提升。

    ——大幅提升品牌經濟貢獻率。以高端精品品牌為引領,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營、品牌化營銷、融合化發展的品牌農業發展新格局。通過品牌農業帶動,進一步提升全省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為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絕對值雙超全國平均水平提供支撐,加速完成農業產量大省向品牌農業大省轉變。

    四、重點任務

    (一)實施品牌質量提升工程,夯實品牌建設基礎。建立農業生產標準化體系,擴大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規模,打造1億畝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基地標準化水平。強化質量監管,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夯實品牌建設基礎。

    1.創建有機農業標準生產基地。著眼發展高端農產品,建設一批標準規范、生態循環的有機農產品種養基地。2022年,創建有機農業標準生產基地60個,有機農業基地面積達到900萬畝,有機畜牧養殖場15個;到2025年,創建有機農業標準生產基地80個,有機農業基地面積達到1000萬畝,有機畜牧養殖場20個。

    2.創建綠色農業標準生產基地。圍繞全省10大類主要農產品,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產業強鎮,創建一批標準化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2022年,創建綠色標準生產基地550個,綠色食品基地面積達到8000萬畝,綠色畜牧養殖場40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0個;2025年,創建綠色標準生產基地700個,綠色食品基地面積達到9000萬畝,綠色畜牧養殖場60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70個。

    3.完善質量標準管控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管控,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農產品有序納入國家、省級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標準可查詢、生產可監控、銷售可追蹤、產品可追溯。

    4.加強品牌標識產品認證。鼓勵區域公用品牌主體、農產品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開發認證綠色有機食品。到2022年,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達到3710個;2025年,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達到3950個。引導品牌企業辦理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體系規范(HACCP)、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等相關權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參與良好農業規范(GAP)、良好生產規范(GMP)等權威規范認證,加入國際食品CAC、日本JAS、美國有機產品NOP等國際農產品生產管理和控制體系認證。

    5.強化農產品冷鏈流通設施建設。發展冷鏈物流,鼓勵骨干批發市場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支持物流企業、品牌經銷企業建設產地云倉及異地存儲云倉。鼓勵品牌企業建設餐飲食材供應鏈平臺,發展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新業態。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村集體經濟組織等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加快補齊產地基礎設施不足短板,解決最先一公里問題,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提升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能力和流通率。

    6.提升農產品企業加工能力。加大農業和農產品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外來戰略投資者,擴大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引導農產品品牌企業加強科技創新,開展技術研發改造,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提高加工能力,為品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支持開展主要農產品生產、加工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形成一批推動農業產業拓展和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關鍵技術和特色產品。

    (二)實施品牌孵化培育工程,提升創意策劃水平。依托專業機構,統籌農產品品牌設計,完善品牌發展環境,進一步提高社會服務專業化水平,增強各類主體品牌意識,盡快提升全省農業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1.提升創意水平。加強品牌定位、消費行為研究,結合自身優勢、產品特性、產業結構等因素,明確特色優勢明顯的品牌定位,建立品牌發展模型。結合區位優勢、歷史文化、民族特色,強化靈魂注入,分層次挖掘區域公用品牌和領軍企業品牌內涵。推動創意設計在包裝、功能、品牌方面的應用,提高農副產品和林下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2.推動專業咨詢。委托國家權威研究和咨詢策劃機構及省農業品牌創建工程協同創新推廣體系,加強龍字號農業品牌的策劃設計、宣傳推介、市場運用、價值評估。組織全省品牌農業發展大會,舉辦品牌農業展、品牌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品牌論壇、發布推介會等系列活動,聘請國內品牌機構介紹經驗、分享案例、論證方案、解答咨詢,搭建品牌交流對接合作平臺。鼓勵各地與專業機構開展多元合作,加強產品包裝形象設計,規范包裝標識,促進產品深度開發和增值,提升農產品整體形象。

    3.提高品牌意識。組建品牌農業專家指導委員會,依托省農業品牌創建工程協同創新推廣體系,采取普惠式輪訓與精準式培訓相結合,加大農業品牌建設培訓力度。重點培訓農業農村部門、林草部門、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農場示范場、專業協會(商會)負責人,3年完成輪訓任務。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專業組織在品牌整合、行業自律、創建區域公用品牌的關鍵作用。

    4.改善品牌環境。創新投融資創建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品牌農業建設。打造最權威、最便捷的黑龍江品牌農產品交易平臺,提高品牌農產品溢價能力。鼓勵中小品牌抱團發展,通過融資、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品牌、大企業、大集團,形成規模效應,構建集群發展格局。

    (三)實施品牌傳播推廣工程,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圍繞提高黑龍江農產品社會影響力、公信度和市場競爭力要求,綜合利用央視、地方媒體、新媒體等渠道,加大農產品品牌宣傳力度。

    1.傳統媒體宣傳。借助央級媒體平臺,做好品牌宣傳與推廣工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項目合作推廣黑龍江省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借助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等國家級媒體開展新聞宣傳。在本省有影響力的電視媒體設立農業品牌專欄,多角度、持續性宣傳推介龍字號系列品牌。

    2.網絡媒體宣傳。依托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開展網紅+直播引流,創建網絡平臺宣傳矩陣,持續推出龍江好米龍江好油”“龍江好奶”“龍江好肉“龍江好魚”“龍江森林好食品”等專題、專版、專欄。邀請國內主流媒體、自媒體組成媒體采風團,到黑龍江采風,助力宣傳品牌故事,弘揚品牌文化。

    3.線下廣告宣傳。在主銷區機場、高鐵站顯著位置投放黑龍江省優質農業品牌形象廣告,打造哈爾濱---北京龍字號品牌農產品專列,每節車廂展示一個省級大單品形象。建設北京國家地理標志館黑龍江展館,組織全省優秀地理標志農產品進駐,打造首都龍字號品牌展示推介窗口和營銷平臺。

    4.主題活動宣傳。借助中國品牌日活動契機,確立每年5月為龍江品牌宣傳活動月。組織開展品牌評價發布、品牌促銷、品牌招商、品牌宣傳系列活動,營造壯大農業品牌發展良好氛圍。利用9月份全國質量月“小康龍江”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和新華網種子計劃等活動,整合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媒體宣傳資源,集中發力,全線推廣黑龍江優質農產品。在每年國際綠博會期間舉辦“黑土優品”品牌活動周。每年春節前組織開展年貨大集等方式專題推廣特色農產品品牌。

    (四)實施品牌保護利用工程,強化品牌使用管理。加快形成創品牌、管品牌、護品牌、強品牌的聯動機制,建立科學的品牌評價體系,加強對黑龍江農業品牌的管理與保護,展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的真正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1.推行品牌目錄制度。依托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形式,遴選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業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統一納入農業品牌目錄庫。制定品牌目錄遴選規則,建立完善的品牌考核與退出辦法,實行能進能出動態管理機制,并納入數字化管理平臺,優先推選目錄品牌參加全國品牌推介評價活動。開發農產品品牌電子地圖,制定《黑龍江農業品牌消費索引電子手冊》,通過微信公眾號、農業信息網等平臺發布,提升入圍農業品牌知名度,引導社會消費。

    2.完善品牌評價體系。提出品牌評價要求,制定品牌評價程序,完善農業品牌評價規則,選擇有資質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并組織行業專家共同參與,依據國標《品牌價值質量評價要求》,參考團標《龍標品質評估》《龍江品牌評價(農業)》,開展黑龍江農業品牌質量評價。依據國標《品牌價值評價(農產品、食品加工、制造業)》《區域品牌價值評價(地理標志產品)》等,開展黑龍江省農業品牌價值評價。以黑龍江好糧油系列團體標準為依據,開展“黑龍江好糧油”產品遴選。

    3.發布品牌評價信息。每年組織評價發布一批代表黑龍江省地域特色和產業發展水平的一縣一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農業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在每年國際綠博會與大米節上發布。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參加國家行業協會等相關機構組織的品牌價值評估、品牌評定、發布和推介活動。

    4.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制定品牌授權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品牌授權管理和產權保護,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報馳名商標,擴大保護范圍。加強對中華老字號、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老工藝、老品種的保護與傳承。大力推行產地標識管理、產品條形碼制度,做到質量有標準、過程有規范、銷售有標志、市場有監測。完善全省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鼓勵使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系統,推進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保護全省知名農產品品牌。

    (五)實施“品牌營銷賦能工程”,提高品牌市場能力。加強國內目標市場、消費人群的調查研究,實現產銷精準對接,增強農業品牌市場競爭力。

    1.拓寬線下銷售渠道。開展精準地調,有計劃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建立一批企業主導、市場化運營的品牌旗艦店和小康龍江連鎖店,統一品牌授權管理,統一標識設計,打造黑龍江優質農產品形象展示窗口、區域銷售代理中心,為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一站式采購服務。聯合國內大型超市,建立黑龍江農產品品牌專區,突出地域特色,集中展示展銷。開展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專項營銷行動。

    2.拓展電商銷售渠道。指導品牌主體入駐國內大型電商平臺和自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帶貨、融媒體宣傳、短視頻推廣等形式,擴大網絡營銷規模。在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建立黑龍江品牌農產品專賣店,發揮黑龍江省原產地官方旗艦店、小康龍江官方電商平臺作用,推動線上銷售農產品。建設直播共享基地,組織開展中國青年年貨節”“駐村書記春耕節”“鄉村振興龍江行等系列直播帶貨活動,擴大品牌農產品網絡銷售規模。

    3.依托節會推廣營銷。組織品牌主體參加農博會、林博會、農交會、國際綠博會、大米節、豐收節、上海中食展、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德國科隆食品展等國內外大型農業展會、招商推介、品牌評價、品牌營銷、推介洽談活動,展示統一形象和標識的全新黑龍江優質農業品牌形象。在國際綠博會和大米節上開設品牌農業專館。開展龍粵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省際合作,探索建立農產品貨運及信息發布平臺,推動特色農產品雙向銷售。

    4.推進產銷精準對接。組織一線城市龍江農產品品牌營銷活動,赴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組織路演、專題推介和招商活動。開展龍貨全國行市場拓展活動,鼓勵農產品品牌企業對接商貿流通主渠道,推動龍字號農產品在主銷區進市場、進商超、進餐企、進社區。組織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與北京物美、上海聯華、京客隆等大型連鎖超市建立穩定產銷關系,開展果菜、畜禽蛋、水產品等地頭直銷、產地直供、物流配送等業務。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領導責任體系。成立省級品牌農業工作專班,省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供銷社、省糧儲局、省中醫藥管理局、北大荒農墾集團、龍江森工集團、省貿促會、省建投集團、省農投集團、省廣播電視臺、小康龍江農業科技公司等為成員單位,統籌協調全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各市(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和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形成上下聯動、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工作推進體系。細化實化品牌農業建設工作任務,省級品牌農業工作專班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具體落實五大工程任務。制定任務清單,建立健全工作推進體系,清單化管理、一體化推進,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及責任部門、責任人。結合品牌農業建設方案,相關部門、各市(地)、縣市、區要結合產業優勢和特色產品,做好本地品牌農業建設方案,形成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品牌布局。

    (三)建立政策支撐體系。省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農業品牌策劃、標準制定、品牌評價、渠道建設、宣傳推廣支持力度。統籌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建設、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和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等專項資金,重點投向品牌農業發展。用好中國好糧油補貼資金,支持好糧油產品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發揮融資信貸等支持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品牌農業。各市(地)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品牌農業建設支持政策。

    (四)建立考核評價體系。省級工作專班制定《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工作專班考核評價細則》《全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任務清單》,分季度和年度開展考核評價工作,通過工作調度、自查自評、實地查看等方式,考核評價各市(地)品牌農業建設工作質效,及時通報評價情況。

    (五)建立督導問責體系。要建立健全品牌農業督導檢查、問題反饋、建檔整改、整改核查、責任追究、成果總結六個工作流程。市地專班任務質量未達標,省級專班及時下發督辦單,掛牌督辦;年度重點工作推進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未按時完成任務的,采取適當方式處理,傳導工作壓力,推動工作落實。




    上一個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沒有了
    japanese熟女熟妇55,chinese gay vidoes,在线视频精品黄色,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dd id="0ok00"><nav id="0ok00"></nav></dd>